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浅释

微信图片_20180711195222.jpg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1、般若(bō rě)意为终极智慧辨识智慧。专指:如实认知一切事物和万物本源的终极智慧,区别于一般的智慧。

2、波罗:彼岸的意思

3、蜜:到,到达

4、多:上。

5、心:是指人的心灵意识。

6、经:在这里是指经典文章。

注解:用终极智慧引领人们到达心灵意识的彼岸。

观自在菩萨

1、注:此处指观世音菩萨。

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

1、行:是指亲自实践,亲自修行的过程。

2、深:此处是指在修行的过程中达到最深的境界。

注解:此句意为(观世音菩萨)在亲身修行终极智慧的过程中,所得到的体悟与感受。

照见五蕴皆空

1、照:观照,如阳光照耀大地,观世音菩萨用自己的心灵之光照耀(思索)自身肉体与精神存在的问题。

2、五蕴: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

3、注解:(观世音菩萨)在修行中用自己的心灵智慧发现五蕴皆空,是不真实的,这里的空是相对于一定的时间、空间而定,是相对于意识的无边界、不受限制与色受想行识所受到一定物质、思维限制而言。

度一切苦厄

1、度:救助,帮助。

2、一切:指所有,范围比较广。

3、苦:痛苦。

4、厄:灾难。

注解:此句意为救助世间人们的一切痛苦与灾难。

舍利子

1、舍利子本身为高僧大德或修行人死后火化所得之物。此处并不指此物,而是指人体自身所具有的潜在能量体。若此处舍利子为有形之物,则与下文所指完全背离。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1、色:占有一定空间,且会变坏者,称之为色。包含以下五个内容,

 (一)自相,即色身诸法各有不同之自相,如坚是地相,湿是水相,暖是火相,动是风相。(这里按道家的说法就是人体各具有自身的五行属性,人体所具有的某一五行属性能量过多即会以此属性为主属性,此即为不同之自相。)

(二)共相,即色身诸法和合之相,谓一切色身皆从地水火风和合为相。(此处与道家的人体由阴阳五行组成是相同的意思,人体内包含了金木水火土五种能量元素,是多元素物质的组成体。在这里称之为共相,即每个人体都是由这些物质组成。)

(三)所依能依相属相,即色身四大种是所依相,四大造色是能依相。(四大:地水火风),此处意为色身的存在必须依赖地水火风。四大造色是依据地水火风所产生的万事万物是色身能够依赖的物质。(在道家阴阳五行学说中地为土,风为木,四大之中有了土水火木,唯缺金。地即土是地球是万事万物赖以生存的地方是不可缺少的。水是万事万物生命之源也不可缺少,火即温暖、阳光,是一切生命生发的能量,是激发生命生长的根本动力也是不可缺少的,风为流动之物,代表了空气的循环,人与万物生长需要空气中的氧气也是不可缺少的物质。相对于金来说虽然人体含有少量的金属元素,但却不是人类赖以生存所必需的物质,故佛家并没有把此列为基础属性。但道家加入此属性是因此金性是生活必需品。)

(四)受用相,谓眼等诸根有增上力,故诸色尘境界得以产生,遂有苦乐逆顺受用之相。(受用即是使用,享受,使用自然界存在的物质、物品,食物,喜欢观赏美丽的颜色、事物,喜欢听悦耳的声音、音乐,喜欢吃美味的食物。)

(五)业相,谓色身能作种种业行之相,故一切业行,皆依色身摄受增长。(此处的业相即是自身所作的种种善事与恶事给别人带来痛苦的同时会反加在自身的反作用力,比如当你打别人一拳的时候虽然你觉的别人会比你更痛,但是你自己同样也会感觉到有些痛,只不过这个反作用力相对小一些,但是当这个反作用力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同样你也会感觉到疼痛,同理,在生活中所作的恶事,诸如偷盗、抢劫、杀生、恶语、浪费等等积累到一定的程度都会产生反作用力回报给你自已,产生诸如生活中的不顺,破财,伤灾,都属于业力的作用。)

2、空是指不存在,消失,是无形的能量,相对于色的“有”是为“无”。

3、色即是空,是说世间存在的一切有形相都是地水火风四大元素构成的物质,并不是真正的本有,即我这个肉体只是其它物质所组成的,它有生死,死后皆化为空不再属于我。

4、世间万事万物本来并不存在,地球产生之初并没有动物植物及人类,这一切也都是在空的基础上无的基础上产生的。

5、注:色是有形的形象,空是无形的能量。色与空可以相互转化。有形是暂时的,无形是长久的。

注解:此句意为一切有色有形有相的物质与一切无形无相的物质是可以相互转换的,是具有相同的本质与元素的,色(有形物质)与空(无形物质)是可以相互转换。(用现代科学的理论很容易解释,一切有形物质与无形物质都是有原子、分子、质子、电子,以至于夸克、电子场等组成。)



                                此图是粒子的空间大小

     由图中我们可以知道夸克小于等于10的负18次方,是非常非常微小的,几乎是不存在的,这就是空的最终形式,这个空可以组合成质子,再由质子组成合原子核,再组成原子,再由原子组成分子,由分子组成各种物质,即是有形的“有”,说明了有(色)产生于无(空)有(色)消失可转化为无(空)

在这里观世音菩萨在修行的过程中他的意识或者是眼睛就相当于高倍的放大镜,观察到了非常非常微观的物质世界,所以才给出了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有形与有形之间转化的高度总结概括。

 

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注:受是感受、感觉,想是思想、意识,行是行为、动作,识是认识、见解。这些东西同样也是空的,不能长久的,这些意识形态的产生是由大脑这个有形物质所产生的一种意识形态,既然大脑这个有形的主体都不能永恒,何况这些意识思想,都只是暂时的存在。

舍利子

舍利子是没有物质,没有形象的能量体,是独立于、不依赖于地水火风而存在的一种能量体。在这里我们可以将舍利子理解为最微小的物质夸克所组成的一种能量体,他应该是纯净的夸克所聚集成的能量体,不再是我们物理学中所说的分子原子结构形式,是以一种比较原始的状态存在。

 

是诸法空相

舍利子是世间一切有形物质的无形表现,即主宰人类肉体这个有形物质的无形能量体,比如电脑,有形的主机显示器等可比喻为人的肉体,而软件就是人体内的主宰,没有软件电脑只是一堆物质,有了软件就成了有用的工具,就如人体没有这个无形能量只是一堆有机物,有了这个无形能量才有生命意识。这个无形能量在人体可称之为灵魂,也是本经所说舍利子。

 

不生不灭

 注:舍利子是一种能量体,本身并不会生灭,它所依附的肉体具有生灭。

不垢不净

注:舍利子为空中所有的能量体,并不能被世间的污垢所染污,也不具有人类思维所认识的干净与否的概念。

不增不减

注:舍利子是空中所有的能量体,是宇宙中本身具有的,它不会象肉体一样增长和减少。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

注:所以说在达到这种空无的境界时是不存在有形的色身、感受、思想、行为和意识。

无眼耳鼻舌身意

注:空无的境界不存在眼睛的视觉、耳朵的听觉、鼻子的嗅觉、舌头的味觉、身体的触觉、意识的思维。

无色声香味触法

注:空无的境界不存在有形的物质、不存在声音、不存在味道、不存在触觉、不存在思想。

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

注:空无的境界没有眼睛的界限,你可以看透一切,以至于没有意识的界限,你可以明白一切。

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

无明:我们的思想情绪都是无明,受相行识爱恨欲都属于无明。

注:空无的境界没有妄念,也没有妄念的尽头,甚至没有生老病死,也没有生老病死的尽头。也就是说空无的境界中没有杂念、妄想,处于一片寂静中。

无苦集灭道

1、苦:即三界轮回生死苦恼之义,三苦,从其逆缘苦恼,正受苦时,从苦生苦,名苦苦;从其顺缘,安乐离坏时而生苦恼,名坏苦;生老病死刹那变异而生苦恼,即名行苦。八苦即: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和五盛阴苦。外有寒热饥渴等苦恼之身苦,内有烦恼之心苦。

2、集:集中、集合一切众生,无始以来,由贪嗔痴等烦恼,造积善恶业因,所造成的人类的共同的灾难与福报。

3、灭:消灭苦集所形成的各种善因、恶因,达到涅槃境界。

4、道:意为修行佛法。

注:虚空中不存在苦集灭道这些困扰,是一个纯净、寂静的祥和空间。

无智亦无得

注:虚空中不存在所谓的智慧,因为智慧是舍利子本身就具有的,所以也就谈不上得到。

以无所得故

注:所以因为这个没有得到的缘故。

菩提萨埵

注:指菩萨或是修行人。

依般若波罗蜜多故

依:依照、按照,遵循。

注:依照这个智慧指引的方式进行修行。

心无挂碍

注:心中没有牵挂和障碍,即没有贪嗔痴、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耳鼻舌身意、无受想行识。是让自己的精神上升到不为这些外因所牵,看淡一切,看透一切,你就会慢慢的达到一种纯静而祥和的状态。

无挂碍故无有恐怖

注:因为没有这些有形形象的牵挂和障碍,就不会再有所谓的恐怖与害怕。因为世间的一切都是地火水风聚合而成的一种相,不是真实永恒的存在,所以世间的一切有象并不值的去留恋与执着。

远离一切颠倒梦想

注:明白了这个世间的一切都是一种聚合而成的形象,就可以让自己不再执迷,就可以看透、放下这些不真实的事物。

究竟涅槃

注:修行到一定的程度,自性纯净,放下一切之时,舍利子的智慧自然生发,就可以达到涅槃的境界。

三世诸佛

1、三世是指过去,现在,未来三世。

2、诸佛,就是一切佛。

3、注解:此句意为过去、现在、未来的一切诸佛。

依般若波罗蜜多故

1、依:依照、按照。

2、依般若波罗蜜多故:依照这个智慧指引的方式进行修行。

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1、得:得到。

2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意为无上正等正觉,即最高的智慧觉悟。

3、注:此句接上句,依照这个智慧指引的方式进行修行就可以得到无上正等正觉,可以修成佛的境界。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

1、故:因此,所以。

2、知:知道,明白。

3、因此知道此修行方法是非常神奇的咒语,非常明了的咒语,是智慧最高的咒语,是没有任何咒语可以相比的咒。

注:此句只是在说明心经咒语的价值与地位。

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注:此咒是具有最高智慧的终极法门,所以修行这个咒语可以看破、放下一切妄想,所以也就可以除去一切苦痛,这是真实的,不是虚假的。

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

1、故:因此,所以。

2、注:因此说这个最高智慧之咒如下。

即说咒曰:揭谛Gate揭谛gate,波罗Pāra揭谛gate,波罗僧Pārasaṃ揭谛gate,菩提Bodhi萨婆诃svāhā

1、即:即是

2、即说咒曰:此咒即是。

3、此咒为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的核心咒语,也是心经修行所要修持的内容,前面所述内容皆是对此咒的解说,此咒为聚集能量、开启自性智慧的一种密码咒语,无法用字面意思去解释,只要坚持诵读即可。不要去执着它所含的意思。它本身就是通过音的形式在聚集能量而己。


=============

此心经的注释可以让大家真正明白心经的含意,以及心经到底在说什么,以至于偏离心经的本意。此外心经修行还需要配合完善的禅坐,静坐,手印,才能迅速聚集能量,达到明心见性的效果。这些内容将会逐渐对外传授,望有缘人习之,悟之,珍之!

本文为作者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关注金口诀,教您如何为人处世!修身养性!

微信图片_20180711194433.jpg


推荐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

取消
  • 首页
  • 留言
  • 微海报
  • 会员